
環境保護
首頁 > 社會責任 > 環境保護
華能瀾滄江公司累計增殖放流土著魚類超1300萬尾
6月5日,華能瀾滄江公司在瀾滄江和金沙江2個流域開展2025年土著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。本次活動共放流14種土著魚類魚苗共計41.9萬尾,首次放流云南特有魚類云南吻孔鲃。 近年來,瀾滄江公司先后建成4座人工魚類增殖放流站,全面掌握中國結魚、巨魾等15種土著魚類增殖技術,積極開展紅鰭方口鲃、中華刀鲇等18種土著魚類人工繁育研究,獲得魚類增殖技術專利23項,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,連續16年舉辦魚類人工增殖放流活動,連續4年參加水電行業魚類增殖放流聯合行動,累計放流162次,放流珍稀魚類1318.79萬尾,成為國內全流域開發管理最規范、設備技術最先進的魚類增殖放流典范。
三塘湖風電場成功放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
11月4日,新疆公司三塘湖風電場運行人員在場區附近巡檢時,發現一只疑似雪豹的野生動物,電場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,與當地公安部門取得聯系,對周邊相關通道進行緊急封鎖。專業人員抵達現場后,利用專業設備進行遠距離觀察,確認該動物確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。在確認雪豹健康狀況良好后,現場工作人員配合專業人士引導雪豹離開場區,回到自然。
瀾滄江公司景洪水電站開展魚類增殖放流活動
10月22日,瀾滄江公司景洪水電站積極響應農村農業部“養護水生生物 建設美麗中國”主題,在電站碼頭舉辦魚類增殖放流活動。近三年來,電站已累計放流大鱗高須魚12萬尾、鯉魚8噸,為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、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了華能力量。
靖遠熱電廠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
10月15日,甘肅公司靖遠熱電廠成功救助一只落單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耳鸮。長耳鸮是鴟鸮科鸮屬的一種涉禽,2021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(IUCN)列為瀕危物種紅色名錄。 當日,靖遠熱電廠黃河取水口運行值班人員在巡檢時,發現廠房屋梁上一只棕黃色鳥棲息,詢問相關專業人員后,初步判斷此鳥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耳鸮,電廠運行人員第一時間喂食使其恢復體力,同時聯系森林公安,請求救助,在確保其健康狀況良好后,將其放歸自然。
糯扎渡電廠增殖放流1.3萬余尾土著魚
日前,瀾滄江公司糯扎渡電廠組織開展魚類增殖放流活動,共放流叉尾鲇、中國結魚、后背鱸鯉13400尾,其中標記放流8至12厘米的叉尾鲇、中國結魚各1000尾,放流5至6厘米的中國結魚3000尾,放流3至5厘米的后背鱸鯉8400尾。
苗尾·功果橋電廠開展魚類增殖放流活動
6月27日,瀾滄江公司苗尾·功果橋電廠組織開展魚類增殖放流活動。此次共放流光唇裂腹魚、瀾滄裂腹魚、灰裂腹魚、后背鱸鯉等珍稀魚苗33.8萬尾。